垓下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濠城镇,坐落在淮河支流的古洨水(现为沱河)南岸,东经117º33´05´´,北纬33 º19´43´´,东临五河,北靠灵璧,东北与泗县接壤,是四个县交汇地区,素有“鸡鸣听三县”之称。
垓下遗址是著名的楚汉战争垓下之战发生地,被列为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战役之一,素有“东方滑铁卢”之誉。
垓下遗址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和汉代两个时期的城址,遗址核心区平面呈不规则的弧角长方形,四周有城墙残存,城墙轮廓清晰,除西城墙遭沱河故道冲刷受一定破坏外,其余各墙保存较好,城内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。城墙外有濠沟环绕,濠沟宽度15米至30米不等。城墙的每个拐角都筑成弧形,西城墙微弯,长340米,其中部被沱河旧河道冲毁。其余三面墙均为直线形,其中南墙长240米,东墙长260米,北墙长260米。因历代取土和风雨剥蚀现在城墙坍毁严重,几乎与城内地面相平,仅微微隆起呈斜坡状。城外东、西、南三面有护城河与沱河相通,形成城池的一道防线。
垓下遗址大汶口文化城址的发现,佐证了淮河流域人类文明的起源,填补了淮河流域无史前城址的空白,是安徽史前考古的一个重大突破,为研究我国早期城市的起源、发展、演变轨迹以及淮河流域文明华进程,提供了宝贵资料。